动漫创作的门槛,正在AI技术的推动下轰然倒塌。
“金融精英卷入并购风波”、“与死神签订996契约”、“动物园西装猿要求改PPT”——这些看似荒诞的剧情,不再是专业漫画家的专利。通过百度文心App新推出的“魔法漫画”功能,普通用户只需一句话和一张照片,两分钟内就能生成多页连载漫画。
作为百度文心App(原文小言)品牌升级后的重要创新,“魔法漫画”功能被誉为行业首个能实现AI定制化生成多图、多页、带复杂剧情的连载漫画工具。该功能支持吉卜力、二次元、国风水墨等九种艺术风格,每页漫画自动生成文字解说,并可一次性生成6-7页剧情连贯的作品。
“魔法漫画”的操作流程设计得极为直观,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。用户只需完成三个简单步骤:上传参考图像、输入剧情描述、选择艺术风格。
具体来说,用户可以选择一张或两张照片作为角色形象参考,用一句话描述故事主题或走向,然后从吉卜力、二次元、国风水墨、美漫、赛博朋克等多种风格中挑选心仪的画风。
点击生成后,系统会在两分钟左右自动完成角色生成、故事构建和漫画创作。测试者反馈,即便上传真人照片,AI也能较好地还原人物特征,甚至捕捉到微小的细节如“川字纹”等个性化特征。
生成的作品不仅包含连贯的图画,还会自动配上文字解说,用户可选择关闭这一功能。整个过程无需任何绘画基础,真正实现了“有手就行”的漫画创作体验。
“魔法漫画”不仅是一个生成工具,更是一个创意平台。它提供**“续写”和“改编”两大功能**,让用户能够基于原始剧情进行延伸创作。
续写功能分为“自动续写”和“手动续写”两种模式。自动续写由AI随机生成后续剧情,而手动续写则允许用户精准控制剧情走向。有用户尝试将剧情从《倒计时的雨》续写为《雨帘回响》,实现了真正的“连载”体验。
改编功能则允许用户在保留原有角色和故事骨架的基础上,调整风格和剧情走向。例如,用户可以将水墨风格轻松转换为像素风,为同一个故事开启全新的“平行宇宙”。
这些互动功能不仅让个人创作更有趣,还支持社区交流。用户可以开放自己的作品,让他人参与剧情续写或改编,共同编织更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。
“魔法漫画”功能的背后,是复杂的多模态AI技术支撑。从用户输入的一句话或一张照片开始,系统似乎有三个Agent同时在工作:一个负责角色生成,一个负责故事构建,最后一个负责漫画创作。
这种技术架构成功将复杂的文字生成与图像生成技术结合,使AI能够自动处理剧情扩展、分镜设计以及版面排布等专业环节。这标志着百度从“工具思维”向“生态思维”的转变,旨在构建一个更完整的AI创作平台。
在实际测试中,虽然“魔法漫画”表现出色,但仍存在一些瑕疵。例如,可能会出现频率较高的“重复旁白”问题,以及角色一致性方面的挑战,特别是当用户上传真人照片时,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保证主角的脸部特征一致。
此外,目前的魔法漫画还无法做到高度定制化操作,用户无法通过详细剧本和旁白提示来1:1生成理想作品,而只能提供大致的方向性指导。
在传统漫画创作中,漫画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时间。著名漫画家秋本治为了《乌龙派出所》的连载,40年间从未休刊;《火影忍者》的作者岸本齐史则付出了长达15年的艰辛创作。
这些大师的故事令人敬佩,但也凸显了传统漫画创作的高门槛。
日本漫画大师松本大洋曾强调:“画漫画的人要有玩乐的心态,并且对结果不要看得太重。”这种珍贵的“松弛感”,在传统漫画创作中往往需要多年修炼才能获得,而今在AI的辅助下,每个普通人都能轻松体验。
AI正将漫画创作从“神坛”带入“人间”,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触及创作的乐趣。当技术解决了“如何画”的难题后,创作的本质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——“我想表达这个故事”、“我觉得这很有趣”。
随着“魔法漫画”这类功能的出现,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创作领域的平权运动。技术破除了传统漫画创作的技术壁垒,让那些充满故事想象力却缺乏绘画技能的人,终于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。
尽管AI生成的漫画目前在文字生成、精准控制和生成稳定性等方面仍有不足,但它的出现已经让**每个人成为自己生活的“漫画大师”**成为可能。
文章来源:大国Ai导航(daguoai.com)综合整理自百度百科、应用宝、网易、腾讯新闻等公开信息。